妈妈的萨尔茨堡行纪

时间:2013-09-28 10:28 来源:艺术留学广场

关键词:艺术留学,音乐留学,妈的,萨尔茨,行纪,来自,2013,萨尔茨,莫扎特,国际,夏

艺术留学广场订阅号        关注艺术留学广场官方微信,获得更多更专业的留学信息。艺术留学广场,国内最大的艺术类学生留学服务机构,十余年从业经验,百余所合作院校,千余名成功案例,成就万里挑一,独具慧眼的您。

来自2013萨尔茨堡莫扎特国际夏季学院中国区选拔赛获奖学生的母亲

我这次陪我的女儿到奥地利萨尔茨堡,停留了短短四天。但就是这短暂的光顾,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也让我感受到了那句“在萨尔茨堡的每个街角,不经意间就会遇见莫扎特的灵魂”的感慨之言,是多么的恰当而美好。

我的女儿自幼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已有十多年了。回想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就像是由一系列逗号、冒号、问号、感叹号等各种符号组成的一首交响曲,回响在女儿的童年时光中,回响在我们的心里。作为普通的中国父母,看到孩子能够发挥天赋,走上通往古典音乐殿堂之路,心里那份期盼与执着,付出的汗水和泪水,久而久之,化成了生命中最美好的等待。像农民等待春雨,像空谷等待疾风一样,等待着心灵对时代一次沉甸甸的承诺。

这次奥地利之行是女儿学琴以来第一次出国。今年的五月十八,十九日,北京艺术留学广场成功举办了“2013萨尔茨堡莫扎特国际夏季学院”中国区选拔赛,为“夏季学院”选拔学生,女儿有幸入选。在夏季学院半个多月的紧张学习后顺利毕业,并成为本届来自世界各地的九百一十位学生当中十名获奖者之一。所以,首先我非常的感谢艺术留学广场的领导和诸位老师们,能为孩子们提供的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你们为此付出的辛苦努力和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帮助。让我们能够顺利的往返于奥地利,顺利的完成学业。

萨尔茨堡印象之一:从上到下的宁静

启程赶往萨尔茨堡,从飞机上俯瞰,阿尔卑斯山终年积雪美丽而又神秘。让坐落在山脚下的萨尔茨堡城显得格外恬淡、宁静。田园风情浓厚,那绿茵连绵,房屋鳞次栉比的样子,仿佛童话世界般。让人倍感亲切,像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当我们踏上这片土地,心里尤为的轻松。萨尔茨堡城整洁且安静,空气清爽。没有大都会的喧嚣和烟尘。三三两两的行人漫不经心,悠然自得。当我们上前问路时,人人谦恭有礼、热情相助,让来自礼仪之邦的我们心生感激。宾馆里也十分的安静,用品洁净,完备而简约。在这四天里,对于我这样一个有着浓厚饮食文化的“外国人”,第一次感觉到了文化上微妙的差异。一日三餐简单便捷,就算在街道旁那飘着浓郁咖啡牛奶香气的餐厅里,一排排考究的餐桌上,也看不见繁杂的煎炒烹炸,看着那些优雅的坐着慢悠悠品尝的先生女士们面漆那,仅仅一杯咖啡一盘面包,或者一杯酒一盘小拼,那份与生俱来的古朴典雅,就如同百年以前莫扎特时代一样。不得不说在吃上也透露出一个民族的气质和修为。面对来势汹汹的世界主流流行文化的冲击,萨尔茨堡人生活的这份热情与从容,让人感到莫扎特不只是印在了当地著名的巧克力包装纸上,更是印在他们心灵上,流淌在他们血液中。

萨尔茨堡印象之二:无处不在的“莫扎特”

说莫扎特是萨尔茨堡城的“神灵”貌似也不为过。因为无论走到哪里,至多走过两三个街口,你就会迎面遇见心里顶礼膜拜的音乐神童莫扎特。在咖啡馆、书店、乐器行、旅游礼品屋,甚至是糖果铺子的门廊橱窗上,都印有莫扎特标志性的头像。整个城市也包围在莫扎特时期独有的典雅气氛围里。那坚固整齐的老石墙,斑驳而洁净的石头阶梯,精致肃穆的大教堂,无不闪耀着莫扎特时期的光辉而没有退去。教堂上精雕细琢的一扇扇拱形玻璃窗棂和教堂尖顶上映着阳光的十字架,好像在透露着一个信息:你要是在一个午后温存的阳光中走累了,随意停靠在一面老墙下,垂目冥想。你耳边仿佛有一阵阵庄严而悠扬的颂歌声不断传来。它穿越草地、河流、木桥、街道、屋顶,一直传到你身体里去、一遍遍安慰着你的心灵之至平静。

萨尔茨堡印象之三:音乐会——这是最好的,你一定要听

萨尔茨堡有两座闻名遐迩的音乐厅:“维也纳音乐厅”和“莫扎特音乐厅”。我女儿和九个学生的获奖音乐会就在这两厅中举行。因为接下来还有多场夏季学院音乐会,而且都是“大师级”的,我有点担心,先前的这两场学生音乐会有人会来么?结果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一,全场座无虚席;二,整场音乐会五个多小时,从始至终井然有序;三,大师专家,普通观众,台上台下,连成一体;四,会前会后,共享盛宴,只为音乐而来,其乐融融。其间我有两点很感动:

第一是掌声,人们都说没有音乐的地方是蛮荒的,不文明的。我觉得古典音乐在一个国家里兴盛并深入人心是非常有价值的,从普通人走向音乐会场到成为一个能够完整的倾听每一个音符,感动于每一个乐章的懂得欣赏的训练有素的观众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漫长过程。会倾听的人才算有素养的人。这场音乐会,从演奏水准上只能算是普通的拔尖学生音乐会。但从始至终,每一位观众对每一位表演者都给予极大的热情,演出过后都以两遍掌声相送。其中有三个学生被给予了三遍掌声。最后一位,我女儿出场,观众们三次掌声之后,还是不歇相邀给予鼓励。这些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对家长都是一种最好的敬意。

第二是老者存厚。这场音乐会,首先让我看到了很多“老”人。首先一进会场时,就有一位六七十岁穿着一套西装的老先生手上拿着一条巨大的白毛巾在里里外外擦拭着已经一尘不染的门窗,二楼的大厅、后门的草坪还有许多白发老人正轻松地在一张张围着雪白桌布的园桌上摆上饮料、酒和点心。像迎接贵宾一样。我坐在会场里的后几排的位置,其中前排座位和二楼都是年轻人和孩子,后面三分之一的座位上都是满头银发的老者。我在他们中间听着他们轻轻地交谈,感觉着她们的兴奋和音乐修养,仿佛看到十八世纪那些带着白头套的Ladies and Gentlemen我旁边挨着一位耄耋老先生,他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向座位走来时,旁边的人都起身搀护着。从始至终,老先生都在极其认真的倾听,倾听。不放过品味每一个音符,用心高度衡量它们的轻重缓急和最好的位置。看得出来,这是他最好最愉悦的享受。他不时的点头,用最大力量鼓掌,偶尔一打瞌睡,赶紧动一下,像怕影响到台上演奏者的情绪。听到最好的地方,他更是起伏着身子像年轻人那样呼喊着。尽管他不会发出想象中那么大的声音,但是我却听到了他心里的波澜。

在欢快的结束晚宴上,大家留连倾谈,哼着唱着,袅袅地走着舞步,互助致意问候的场面很是温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感到这句话不仅是对学习艺术者的鼓励和赞颂,我想更多的也是向这些高贵可亲的观众们的致意!


2013.9.18


收藏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