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信息
当月光坠入琴弦,听罗伯特·卡巴拉演绎德彪西终章杰作,青岛大剧院明日上演!
发布时间:2025-09-19 10:57 来源:艺术留学广场 关键词:艺术留学广场,艺术留学,罗伯特·卡巴拉,青岛大剧院,小提琴独奏音乐会若说音乐是流动的诗
那德彪西的《g小调小提琴钢琴奏鸣曲》
便是一帧浸在晨雾里的印象派画作
没有直白的旋律呐喊
却让每一个音符都成了跃动的光影
这部诞生于1917年的作品,是德彪西去世前写下的最重要的作品。1915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彪西已经患有癌症,他开始了六首为不同乐器谱写的奏鸣曲系列的创作,但只写到了第三首小提琴奏鸣曲就去世了(前两首分别是大提琴、长笛-中提琴-竖琴奏鸣曲)。
1917年5月5日,这首作品由小提琴家加斯顿·普莱特首演,德彪西演奏钢琴,这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公开演出,次年3月25日德彪西去世,享年58岁。
根据作曲家典型的自嘲评论,它代表了“战争时期病人可能产生的一个例子”。德彪西深受战争的影响,他希望在他的音乐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具有近乎明确的反德情绪,他甚至在乐谱上署名为“克劳德·德彪西——法国音乐家”。
德彪西写这些奏鸣曲的目的就是为了赞美法国音乐,唤醒法国音乐中那些已被人遗忘的内容。这部作品与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提琴的线条如丝绸般缠绕,时而低吟如私语,时而清亮如晨光穿雾;钢琴则化作流动的底色,不是简单的伴奏,更像与小提琴对话的“另一位诗人”。
没有恢弘的高潮,却有无数令人心动的细节:开篇小提琴与钢琴的交替呼应,像两位友人在林间漫步时的轻声交谈;慢板乐章里,绵长的旋律裹着朦胧的和声,仿佛置身于月光下的塞纳河畔,连时间都变得缓慢柔软;终曲的活泼节奏又带着一丝俏皮,打破前序的静谧,为这场听觉漫游画上轻盈的句号。
如果你也想亲耳聆听这美妙的旋律
不妨走进罗伯特·卡巴拉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身兼小提琴家、指挥家、中提琴家等多重身份,国际知名艺术家罗伯特·卡巴拉亲自操刀演绎。师从耶胡迪·梅纽因等大师,演奏风格细腻而富有激情!现场还将演奏莫扎特、塔尔蒂尼、贝多芬等名家的经典曲目,让你一次听个过瘾。
2025青岛·大剧院艺术节
《魔鬼的颤音-罗伯特·卡巴拉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演奏家:罗伯特·卡巴拉
演出时间:9月19日(周五)19:30
演出地点:音乐厅
票价:380/280/180/80(售罄)
*1米以下儿童凭票入场
◀ 扫码购票
参考曲目单
1.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 No.32 降B大调 K.454
Mozart Violin Sonata No.32 in B-flat major (K. 454)
2.塔尔蒂尼: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魔鬼的颤音 16)
Tartini Violin Sonata in G minor ''Devil's Trill Sonata''
3.德彪西:g小调小提琴钢琴奏鸣曲
Claude Debussy Sonata in G minor for violin & piano
4.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奏鸣曲》Op. 47
Ludwig van Beethoven - Violin Sonata No. 9 in F Major, Op. 47 “Kreutzer”
*曲目及演出顺序以现场为准
9月19日 青岛大剧院
在音乐中逃离喧嚣